+852 98717744
VIO.L4.SING
~ 中提琴四重奏 ~
自十七世紀巴洛克時代以來,小提琴與大提琴主導弦樂歷史,中提琴鮮獲重視。而其作品數量又少於二者,亦令中提琴更顯失色,欲求一樣之聲價而不可。有見及此,本四重奏欲重新塑造中提琴的形象,以不同風格的樂曲令大眾體會中提琴之特別音色。
VIO.L4.SING成立於2018年7月,是香港首個中提琴四重奏組合。四名成員均來自同一所中學,求學期間參加校內的管弦樂團時而認識。本四重奏除原創作品外,亦會演奏由管弦樂、探戈、沙龍音樂、電影和電視主題曲改編的作品。
在2019年舉行的法國五月藝術節中,VIO.L4.SING參與了其中一場音樂會,作出了首演。
VIO.L4.SING 應讀作 'vyoh-'la-'sing。要用相同強度分別讀出三個音節,把名字讀得像廣東話一樣字字鏗鏘有力,目的是為了突出我們是香港本土的音樂組合。將中提琴的英文名稱「VIOLA」的「A」寫作「4」,寓意有4個中提琴;而讀起來優雅如法文的「LA SING」,字義上當然解作「唱歌」,不過其發音亦跟廣東話的「聲」相似。若把名稱看作一個動名詞(gerund) violas-ing,就有「多過一個中提琴在演奏」的意思。將以上所有含義加起來,便是「四個中提琴在演奏如歌聲般優雅的琴音」了。

Fusicianz
~ 中西樂融合樂團 ~
Fusicianz 為香港中西樂融合樂團,樂團成員主要來自傳統中樂、戲曲、西方古曲音樂、流行音樂、音樂教育等不同界別。所有作品皆由Fusicianz 成員共同改編、創作及演奏,亦在不同曲風和樂器加上電子聲效作出破格演出。樂團亦常與舞蹈、電影等不同界別人士共同創作新藝術模式。樂團的組成和音樂展現香港當下各種藝術和文化如何互相平衡、包容,藉此傳揚傳統中國文化在城市急速節奏下的可能性。

無界樂人
~ 世界音樂組合 ~
「無界樂人」一向致力於創作、表演及推廣具有香港獨特風格的原創世界音樂。樂團成員各有不同的音樂背景,融會東西方的音樂觀念,演奏東西方樂器。樂團的表演曲目主要是成員的原創作品,務求在消弭不同音樂文化的界限之餘,更讓創作和表演合而為一。計劃將秉承樂團所宣揚的理念,透過深入社區與觀眾交流,介紹不同音樂的文化背景。 參加者除了以觀眾的被動角度接觸音樂,亦可以親身參與即興演出,從中同時體驗音樂欣賞與創作的樂趣。
音樂監製:
陳國平博士於七、八十年代旅居美國習樂並從事演奏工作,期間曾獲獎無數。1988 年他於美國伊利諾大學取得音樂博士學位(主修作曲、電腦音樂和民族音樂學)後回港工作,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自此,他開始創作大量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並屢獲殊榮,其中包括「查爾斯‧艾夫斯作曲獎」、香港電台「最佳流行歌曲獎」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本地正統音樂最廣泛演出獎」等,而其作品亦屢次獲多個國際音樂會議選奏及出版。
由 2005 年起至現在,陳氏一直致力發展由其成立的原創跨界音樂組合「無界樂人」,並率領一眾音樂好手,每年於全港不同地區的表演場地、戶外公共場所及中、小學平均演出超過二十場大小不同的音樂會,為各類型觀眾推介樂團獨特的音樂風格,其中包括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2006」中演出大型多媒體音樂會「心意一場」。於 2013年期間,陳氏已參與超過四十場演出,包括「第五屆世界交化藝術節—東方歐華」之《東歐東西樂》音樂會和多場《東歐東西 Jam》學校巡迴演出。陳氏秉承其包容的作曲態度,積極從古典音樂、爵士樂、中國音樂及其他不同民族音樂及風格中為其作品尋找不同的創作素材。










































